EN
新聞中心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電動車銷量看漲,電池產能“爆發”
時間:2021-01-14   來源:環球網   作者:管理員

  根據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監管文件,其已經與電池供應商松下簽署2021年定價協議,旨在確保能夠獲得電池芯的大規模供應。作為全球主要電動車電池生產商的寧德時代與LG等中韓企業也在釋放出擴大產能的信息。多家權威機構近日預測2021年不但將會是電動車行業在疫情中恢復的一年,也將是電池生產商產能建設提速的一年。

三大市場電動車銷量預期樂觀

  路透社1月7日援引德國道路交通監管機構最新數據稱,2020年德國電動車銷量增長兩倍,達到19.4萬輛以上。德國有望實現到2030年700萬至1000萬輛電動車上路行駛的目標。挪威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國成為全球首個電動車銷量占比超過一半的國家。歐洲汽車制造業聯盟預測,2020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110萬輛。麥肯錫報告顯示,2021年德國將生產170萬輛電動車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國,略高于中國。

  在全球另兩大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和美國,電動車發展勢頭也保持強勁。根據分析機構IDC去年12月的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2021-2022年得益于疫情后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美國權威消費者信息雜志《消費者報告》上月一項調查顯示,有三成受訪者表示自己對電動車非常熟悉,71%的美國車主表示會在未來某個階段考慮購買電動車,約30%的受訪者表示下次換車時就將選擇電動車。

電池企業產能你追我趕

  “今年韓國三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LG、三星、SK正在加快研發全固態電池技術,并加大在相關設備方面的投資。”《首爾經濟》7日報道稱,中國同行猛烈擴大車用電池產能讓韓國企業充滿危機感。市場調查機構SNE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全球車用電池使用量最大的是中國的寧德時代,全球市場占有率24.2%。第二位是韓國LG,市場占有率22.6%,之后依次為松下、三星SDI和SK能源。

  根據行業機構的最新數據,2021年中韓日電池龍頭企業將集體“爆發”產能,預計寧德時代2020年底產能81 GWh(吉瓦時),2021年將達到118 GWh;LG預計2021年的產能規劃更是達到131 GWh;松下預計2020年底產能達61 GWh,2021年為71 GWh。平安證券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主流電池企業年產能將超過500 GWh,該機構認為這一供給量將遠超需求量。

  據路透社報道,為滿足其最重要客戶特斯拉的中國業務增長需求,LG計劃2021年將在華的電池產能提高一倍以上,并將中國、韓國增產的電池運往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的工廠。而特斯拉去年也已在加州建立旗下鋰電池試驗工廠,并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以每年10 GWh的產能生產該電池,并在2022年實現每年100 GWh的產能。

  “歐洲電動車電池力爭自給自足。”德國《焦點》周刊報道稱,根據歐洲各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的規劃,到2025年,歐洲電動車電池的總產能將達到350 GWh左右,將是2019年的15倍以上。主要產能來自在歐洲建廠的韓國、中國企業,歐洲本地生產商正在追趕。

  目前,歐洲有10多家電動車電池生產商。韓國企業產能最高,2018年,三星SDI等3家企業首先在東歐啟動電池生產。LG化學在同一年也開啟波蘭生產計劃,預計2022年的產能將擴大至65 GWh,主要給奧迪、雷諾-日產等供貨。中國的寧德時代在德國的工廠將在2022年投產,向寶馬等供貨。去年11月,蜂巢能源科技宣布,在德國西部薩爾州建設電池工廠。當月,日本松下也宣布將與挪威能源企業Equinor ASA等合作,討論在歐洲新建電池工廠。特斯拉的柏林工廠也將生產電池。

  在歐盟扶持政策下,歐洲企業也加入角逐。大眾和寶馬出資的瑞典電池初創企業Northvolt將自2021年起在瑞典和德國量產動力電池。標致雪鐵龍也將在法國和德國分別建設產能24GWh的電池工廠。此外,歐洲的電動車電池生產的上下游供應鏈也已形成。

帶旺鋰鈷等電池原材料

  “受電動車行業長期發展趨勢影響,2021年全球鋰業前景被看好。”加拿大“投資新聞網”本周發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稱,電池原材料需求旺盛給鋰業廠商帶來巨大利好。數據顯示,去年港股贛鋒鋰業以及美股的雅保、SQM和Livent等全球鋰業巨頭的股價均在新冠疫情中走高,而近期A股鋰電池相關行業連續多日表現強勢,展現出業界普遍看好后市業績發展的態勢。

  《應用能源》學刊去年年底刊發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鋰和鈷的需求量相較2015年將分別增長18和37倍?!稇媚茉础贩Q,電動車市場對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這對全球鋰、鈷等原材料產業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全球原材料供應鏈要提高韌性,以應對未來類似新冠疫情等危機造成的沖擊;另一方面,供應鏈也要滿足環保要求,實現綠色發展。

上一篇:重要通知!電摩和電輕摩新國標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下一篇:好消息:電動三輪車免費上牌!人性化制度,值得全國推廣!
關于我們
全系車型
新聞中心
服務中心
 
全國客戶服務熱線
0516-83661366
周一到周日 8:00 - 21:00
? 2021 徐州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2021003276號 技術支持:XZNET.NET
亚洲无码电影